| 信息索引号: | 113301060025021433/2025-1010404349 | 文号: | |
| 公布日期: | 2025-09-2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西湖区科技局 | 统一编号: |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索引号
113301060025021433/2025-1010404349
文号
公布日期
2025-09-26
公开方式
发布单位
西湖区科技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9-26 11:43
浏览次数:
张芸代表:
您在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西湖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建议》(第19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区发改局、经信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数据资源局、企服中心、科创投等单位会办,现具体答复如下:
一、针对“优化科技创新企业支持机制”的举措
一是优化政策扶持。我区正在纵深推进“六六行动”,通过系统性优化政策扶持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奋力打造科教文创高地活力品质城区。一方面深入实施好新修订的《西湖区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若干措施》,重点从创新策源、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主体培育、创新生态等五个方面提出17条举措,强化精准扶持;另一方面实施好迭代出台的《西湖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西湖区打造元宇宙产业高地的扶持意见》,从“算力券”“模型券”、研发补助、房租补贴等多维度为初创型企业赋能,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二是完善服务体系。持续完善“西湖企服”数智平台“政策一站集成发布”“服务一窗集成办理”等功能,实现政策一端全览,提供内容、流程、办理方式、电话等服务信息,方便企业高效、便捷办理相关业务。在提升商事登记便利化水平、优化市场准入机制方面,继续夯实减材料、减时间、减环节、减费用“四减”改革任务,强化信息共享、数智赋能;全面推行商事登记业务全流程“网上办”、企业开办“一件事”、住所申报承诺制等便利登记举措,通过证照免费寄达、公章免费刻制等举措降低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制度性成本,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三是突出金融赋能。持续完善西湖区“一站式投融资”赋能平台,发挥耐心资本作用;与各投资机构建立项目互推、联合尽调、共同投资的联系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探索构建“股贷债保”联动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协助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未来产业方向企业提供全周期科创资本服务。
二、关于“加强产业生态建设”的举措
一是聚焦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我区以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为抓手,通过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首发,带动环云栖、环老和山等“科创五环”全域布局,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正加速形成。下一步,将持续加快构建新型科创空间体系,统筹谋划项目落地空间,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承载能力;全区已盘活149万方空间资源,布局建设转化载体90余个,力争全年新落地成果转化项目200个以上。组建“西湖区成果转化联盟”,链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国科大杭高院等高校240位科学家资源,建立“技术供给、企业需求、攻关项目”三张清单,发挥“科技工兵”“干部互派”的纽带作用,实现项目发现、验证、转化数量年增长30%以上;全力打造“15分钟产研圈、服务圈、交通圈”,让项目落下来、人才留下来、生态建起来。
二是推动科产融合焕新升级。鼓励企业拉高标杆,创建高质量研发机构,联合高校院所承担省级以上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取得一批科学技术奖项等标志性成果。实施“青鸟计划”,通过里程碑评估、优选一批硬科技的种子期项目。实施“两化”行动,全力挖潜、专项指导,力争新增国高企200家以上。实施“飞天计划”,精准服务、培育一批领军型企业、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
三是构建产业生态服务矩阵。加速构建概念验证、中试孵化、产业落地等功能孵化链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培育市级概念验证中心6个、中试基地3个,消除科研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断点,加快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进程。引入力合科创、元璟资本等优质资源,链接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合力助推成果转化。深化“科技八点半”、“西湖链链看”等增值化服务,高效利用科技创新资源,促成产业链多领域合作。
三、关于“推动创新技术落地应用”的举措
一是探索创新场景服务模式。我区设立了区场景创新服务中心,并在各镇街、平台设立15个场景创新服务分中心,聚焦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空天地海等产业赛道,联合部门、属地、科研机构、孵化平台开展场景创新工作,满足企业“找市场、找合作、找资金、找场景”多元需求,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提供测试验证、首试首用、应用推广的机会。同时将场景服务作为新时期为企服务的“不二选择”,积极探索创新场景服务模式,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二是创新搭建数据智能平台。探索运用大数据、模型构建等技术,形成供全区使用的数据产品,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数据准确性。不断提高平台一体化智能化水平,集成639个服务接口,回流省、市数据251项,为全区各部门、镇街数字化应用场景提供数据支撑。常态化推进全区公共数据“全量全要素”归集和开发利用,从单一的政务数据归集迈向政务数据、公共数据、社会数据的多元归集,协同推进公共服务机构、相关企业和第三方互联网信息平台等数据融合。
三是构建安全高效数据基座。组织全区各部门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开展供应链网络和数据安全自查,对网络数据安全隐患开展专项检查和工作指导,切实提升系统安全。会同西溪谷管委会推进“金融行业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重点打造“公共数据可信加工区”,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对外提供服务开展网络和数据安全专项治理。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伍海舟;联系电话:89512731)
杭州市西湖区科学技术局
202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