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11330106053666367B/2025-1010410119 文号:
公布日期: 2025-10-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号建议的复函


 

蒋定军代表:

您在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西湖区渣土及运输安全管理的建议》(第4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区住建局、西湖交警大队等单位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5年,西湖区在建出土项目共有63个(其中千项万亿且重中之重项目11个,重中之重项目2个),全区渣土总产生量约2612.66万吨,实际已出土量约1372.25万吨,剩余待出土量1240.41万吨。

截至目前,全区有效期内渣土运输企业共70家,运输车辆1306辆,其中:承运装修垃圾企业22家,车辆284辆;承运工程渣土企业46家,车辆977辆;同时承运工程渣土与装修垃圾的企业2家,车辆44辆。

二、所做工作

(一)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机制。为规范建筑垃圾源头产生和运输管理,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2025年由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住建、规资、环保、交警等部门协同,共同制定了《杭州市建筑垃圾处置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市从事建筑垃圾行业的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实施适当激励措施,对信用等级较低及失信企业实施适当处罚措施。截至目前,西湖区参加信用评价的施工单位、运输企业累计118家。

(二)加强在建工地源头管理。一是完善在建工地“一点一档”。由属地镇街落实专人,对工地基本信息、审批备案、运输车辆、数字化设备、电子联单扫码等情况开展检查,建立监管档案,发现违规处置渣土问题及时上报。二是落实称重系统应装尽装。区住建局按照在建工地称重系统应装尽装原则,将硬件设备安装纳入工程渣土源头的监管范围,并将登记有外运车辆载重吨位的建筑垃圾转移电子联单作为检查依据,便于协助交警及综合执法部门监管超限车辆进出工地。三是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西湖交警部门以杭州交警智安通为载体,对包括渣土出土在内的全区所有工地,建立交通管理源头管理体系,督促工地落实安全责任主体作用,严格落实“三纳三拒三宣”措施,筑牢渣土源头防线。

(三)推动市区两级平台建设。一是加强平台建设。目前市区两级综合行政执法局均已建成建筑垃圾数字化管理平台,规范工程渣土从“产生——运输——消纳”全过程闭环监管。二是做好数据归集。全市在建工地地磅等感知设备数据、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实时监测预警信息等,接入市工程渣土监管平台,实现信息实时互通。三是做好信息协同。我局为区交警部门开通区工程渣土监管平台工作账号,交警部门可通过监管平台,快速查询并掌握渣土车运输信息、运输路线等动态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四)开展渣土专项整治行动。2025年来,西湖区围绕建筑垃圾“审批备案、管控设备、场地管理、消纳台账、预警核处”等全流程,对辖区建筑垃圾产生、运输、消纳等各领域各环节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深化推进“一案三查”“行刑衔接”等机制,实行全链条打击。截至8月15日,全区建筑垃圾领域共立案查处431件,其中源头工地106件,运输单位和个人307件,消纳场地18件,较好遏制了建筑垃圾违法违规行为。

(五)加大新能源车辆投放力度。按照《杭州市新能源工程渣土车推广应用支持政策(试行)》(杭综法〔2024〕54号)文件要求,鼓励辖区内运输企业采用新能源渣土车,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家运输企业购置75辆新能源渣土车。

三、下步计划

(一)完善渣土议事协调协同机制。结合全市渣土处置议事协调协同机制改革,建立西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联席会议,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全区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区住建局负责建筑垃圾源头管理,西湖交警大队做好工程渣土运输车辆道路通行审批工作,并依法查处工程渣土运输交通违法行为,农业农村、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各镇街及国企平台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建筑垃圾相关工作,区公安分局联合查办建筑垃圾涉嫌犯罪行为案件。

(二)加大企业信用评价惩戒力度。持续落实《杭州市建筑垃圾处置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做好信用评价政策宣贯同时,加大失信企业惩戒力度,对上级部门预警交办、今年以来央巡交办、国家级信访交办、区级自查等案件,一律从严从快落实信用惩戒,同步跟进执法查处。

(三)开展渣土领域专项联合整治。贯彻落实《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建筑垃圾处置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对重点企业、领域、案件进行深入排查,集中整治违法运输、违法消纳等行为,通过全领域全链条集中整治,彻底斩断违法处置黑色产业链,不再发生违法倾倒典型问题。

(四)规范建设工地称重设备安装。由区住建部门牵头,继续加强对源头工地称重设备设置情况的监督管理,要求辖区在建工地全面落实称重设备全覆盖,做到“应装尽装”,确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安装的工地,报市建委审核,相关信息接入全市渣土管理平台。

(五)优化渣土运输线路时段审批。由区交警部门依托货运导航系统,规范高效审核渣土运输车线路,确保区内每条渣土运输线路18小时内审核完毕,同时推行错峰运输管理方案,严格禁止早晚高峰运输时段(早上7:00-9:00,下午4:00-7:00),避开交通拥堵时间段,减少工程车与其他车辆的交织冲突。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龚天用,联系电话:85129309)


杭州市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年9月12日

 

索引号

11330106053666367B/2025-1010410119

文号

公布日期

2025-10-16

公开方式

发布单位

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统一编号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5-10-16 14:13

浏览次数:

蒋定军代表:

您在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西湖区渣土及运输安全管理的建议》(第4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主办,区住建局、西湖交警大队等单位会办,并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5年,西湖区在建出土项目共有63个(其中千项万亿且重中之重项目11个,重中之重项目2个),全区渣土总产生量约2612.66万吨,实际已出土量约1372.25万吨,剩余待出土量1240.41万吨。

截至目前,全区有效期内渣土运输企业共70家,运输车辆1306辆,其中:承运装修垃圾企业22家,车辆284辆;承运工程渣土企业46家,车辆977辆;同时承运工程渣土与装修垃圾的企业2家,车辆44辆。

二、所做工作

(一)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机制。为规范建筑垃圾源头产生和运输管理,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2025年由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住建、规资、环保、交警等部门协同,共同制定了《杭州市建筑垃圾处置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市从事建筑垃圾行业的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实施适当激励措施,对信用等级较低及失信企业实施适当处罚措施。截至目前,西湖区参加信用评价的施工单位、运输企业累计118家。

(二)加强在建工地源头管理。一是完善在建工地“一点一档”。由属地镇街落实专人,对工地基本信息、审批备案、运输车辆、数字化设备、电子联单扫码等情况开展检查,建立监管档案,发现违规处置渣土问题及时上报。二是落实称重系统应装尽装。区住建局按照在建工地称重系统应装尽装原则,将硬件设备安装纳入工程渣土源头的监管范围,并将登记有外运车辆载重吨位的建筑垃圾转移电子联单作为检查依据,便于协助交警及综合执法部门监管超限车辆进出工地。三是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西湖交警部门以杭州交警智安通为载体,对包括渣土出土在内的全区所有工地,建立交通管理源头管理体系,督促工地落实安全责任主体作用,严格落实“三纳三拒三宣”措施,筑牢渣土源头防线。

(三)推动市区两级平台建设。一是加强平台建设。目前市区两级综合行政执法局均已建成建筑垃圾数字化管理平台,规范工程渣土从“产生——运输——消纳”全过程闭环监管。二是做好数据归集。全市在建工地地磅等感知设备数据、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实时监测预警信息等,接入市工程渣土监管平台,实现信息实时互通。三是做好信息协同。我局为区交警部门开通区工程渣土监管平台工作账号,交警部门可通过监管平台,快速查询并掌握渣土车运输信息、运输路线等动态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四)开展渣土专项整治行动。2025年来,西湖区围绕建筑垃圾“审批备案、管控设备、场地管理、消纳台账、预警核处”等全流程,对辖区建筑垃圾产生、运输、消纳等各领域各环节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深化推进“一案三查”“行刑衔接”等机制,实行全链条打击。截至8月15日,全区建筑垃圾领域共立案查处431件,其中源头工地106件,运输单位和个人307件,消纳场地18件,较好遏制了建筑垃圾违法违规行为。

(五)加大新能源车辆投放力度。按照《杭州市新能源工程渣土车推广应用支持政策(试行)》(杭综法〔2024〕54号)文件要求,鼓励辖区内运输企业采用新能源渣土车,截至目前,全区已有2家运输企业购置75辆新能源渣土车。

三、下步计划

(一)完善渣土议事协调协同机制。结合全市渣土处置议事协调协同机制改革,建立西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联席会议,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全区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区住建局负责建筑垃圾源头管理,西湖交警大队做好工程渣土运输车辆道路通行审批工作,并依法查处工程渣土运输交通违法行为,农业农村、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各镇街及国企平台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建筑垃圾相关工作,区公安分局联合查办建筑垃圾涉嫌犯罪行为案件。

(二)加大企业信用评价惩戒力度。持续落实《杭州市建筑垃圾处置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做好信用评价政策宣贯同时,加大失信企业惩戒力度,对上级部门预警交办、今年以来央巡交办、国家级信访交办、区级自查等案件,一律从严从快落实信用惩戒,同步跟进执法查处。

(三)开展渣土领域专项联合整治。贯彻落实《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建筑垃圾处置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对重点企业、领域、案件进行深入排查,集中整治违法运输、违法消纳等行为,通过全领域全链条集中整治,彻底斩断违法处置黑色产业链,不再发生违法倾倒典型问题。

(四)规范建设工地称重设备安装。由区住建部门牵头,继续加强对源头工地称重设备设置情况的监督管理,要求辖区在建工地全面落实称重设备全覆盖,做到“应装尽装”,确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安装的工地,报市建委审核,相关信息接入全市渣土管理平台。

(五)优化渣土运输线路时段审批。由区交警部门依托货运导航系统,规范高效审核渣土运输车线路,确保区内每条渣土运输线路18小时内审核完毕,同时推行错峰运输管理方案,严格禁止早晚高峰运输时段(早上7:00-9:00,下午4:00-7:00),避开交通拥堵时间段,减少工程车与其他车辆的交织冲突。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人:龚天用,联系电话:85129309)


杭州市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