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专项信息 > 村(居)务公开 |
本报讯(记者 顾剑)8月26日下午,2025年西湖区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社会推进会暨“小哥学院·工匠杯”快递员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式举行。市委副书记马小秋讲话,区委书记董毓民致辞。区委副书记陆志敏,区领导李军、马定忠、钱贤鑫以及省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马小秋充分肯定了前阶段西湖区所取得的工作成效。他指出,活力是检验一座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新就业群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杭州必须率先扛起省会城市的使命担当,推动广大新就业群体全方位融入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和市之大事,助推杭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让广大新就业群体自觉听党话、跟党走。要旗帜鲜明地把加强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因地制宜地抓好党的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推动广大新就业群体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二是真心实意做好服务关爱,切实保障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要认真落实各项服务关爱举措,深化“友好小区”“友好公寓”等友好场景建设,大力推广小哥学院等平台,把服务工作做到新就业群体的心坎里。三是积极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社会治理大局。要总结有效的经验和做法,鼓励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城市治理,为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提供平台支撑;要结合杭州“一呼百应”工作体系建设,引导新就业群体组建公益援助等志愿服务团队,充分发挥走街串巷优势,共同守护平安;要加大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先进个人的宣传力度,大力传播弘扬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董毓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关心支持西湖区的省市部门、浙江开放大学以及新就业群体表示感谢,并分享三方面想法。一是城市更有温度。西湖区聚焦组织延伸,成立群团组织,实现各镇街新就业群体组织全覆盖;聚焦服务延伸,全域建成“六大友好单元”953个,打造暖蜂驿站289个、优惠食堂35个,提升新就业群体幸福感;聚焦治理延伸,构建“四大体系”,组建志愿服务队,提升新就业群体成就感。二是建设更有深度。从“基础保障”到“全面关怀”进阶,提供刚需服务,发挥西湖区资源优势,改善新就业群体的工作条件,加强权益保障;从“充电加油”到“自我成长”进阶,办好“小哥学院”“三新”学堂,拓宽职业发展通道;从“诉求有门”到“专窗服务”进阶,首发新就业群体诉求服务中心,确保诉求得到及时回应;从“参与共治”到“深度融合”进阶,希望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事务的“议事员”和“决策参与者”,让西湖区变得更美好。三是参与更有广度。希望广大企业、商户一同参与,发挥各自优势,一起携手,用坚实保障、积极融入和真诚尊重,让每份奔波都被照亮、每次付出都被珍视,共同构建一个更温暖、和谐的友好社会。
会上发布西湖区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社会十大标志性成果、西湖区新就业群体诉求服务中心,举行西湖区新就业群体特色服务项目授牌仪式、“小哥学院”毕业典礼暨新生入学仪式。